南无羌佛说法:世法哲言
(六十一)
大德者多于公诸弃错,怀私者常于强词夺理,因瞻何来? 强夺之理则非为理,故以非理而盖其私。
一个具有祟高伦理道德的大善知识,往往敢于当众承认并纠正自己的缺点,随时随地主动检查自己的错误。而心怀私欲的小人则常常搬弄是非,强辞夺理,千方百计砥毁他人。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强夺的这些道理实际上并不是道理,而是为了拿这些不是道理的东西盖蔽他自私贪欲的内心境界。
(六十二)
得之誉者撒手藏室是为正见,握誉而不舍皆无手把之于新,天下众或群立如是,人类无何发展也。
一个人得到荣誉以后,应该立刻将此荣誉藏起而不执于心,重新继续奋斗努力,为人类继续作出贡献,而不能把自己所得的荣誉把握住不丢,即使把握住不丢,整天躺在功劳薄上生活,即成故步自封,不再谦虚学习,努力奋进,也就不会做出新的成绩,如果天下的所有人都是如此的话,得到一点荣誉就抱着这点荣誉自满了,什么都不做了,再也不去奋斗了,那么,整个人类社会就不可能有任何发展了。
(六十三)
祸福之道异居之,由是为或自修途,为天下之或而消益是为福道,藏自私之利而伤众是为祸道,人者当于除私之道行其所事,幸道由然自修,故生活之途并非祸福,而为人者意识所向之业招是也。
祸与福是截然相反的,虽然它们处在不同的位置上,但是祸与福都是我们人自己去找的,天下所有的人都要在祸或福之中生活,如果你为天下的人谋利益,给他们创造幸福,这就是你自我所行的福道,世人将由是之道返回福报于你。那么,你若藏着自私自利的心而去伤害他人,这就是祸道,世人亦将会反报伤害于你。凡是作为一个人,在除却自私的境界当中,行一切事情,给他人带来利益,这自然就是一种幸福之道,或者说是自修幸福之道的一种方法。因此,祸与福并不是生活强加在人的身上的,而是人们自己意识和行为去感召来的。我们的意识和行为是为公众而谋利益的,自然是福; 我们的意识和行为自私而为己,归根结底,肯定是祸,因为人们是敬善而反恶的。
(六十四)
才智能量盛大者,祸事口舌相对之,何以故? 心理事洽人于繁,是非多故。
凡是才华、智慧、能量越大的人,他的祸事、是非口舌相对的也就越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是由于他的才华、能量、智慧很大,所以他与社会的交往就频繁,接触的人很多,说话办事自然就多,这中间难免不出现多元化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同时,各种人的思想、水平、认识都参差不齐,对他的褒、贬、毁、誉也各不相同,这样自然而然祸事是非口舌就多,这是自然客观存在的科学之理,毫不奇怪。
(六十五)
唯美者乃相对之论,万法之妙恰在平衡为是,佳人伉俪得与华装之平,若华盛容体有过之,则装美而人失其佳,故具识之或常云: “某女服美胜其人之不配耳,另选佳丽妙也。”
美与丑是相对而论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都得恰到好处,都得要平衡,无论是人也好,无论是物也好,无论是一种艺术也好,如果它的方方面面不平衡,就会失调,就会失掉美感,比如一个美人,着一身漂亮的服装,要是这件服装过于华丽,远远胜过了这个人,这就不协碉了,就失去了平衡,就会变成服装美而人不美,有知识的人就知道这个道理,甚至有人会说,因为这个服装太好了,应该拿给另外更美的人穿才对。这就告诉我们,此人的容颜、身材不适合穿这件过于华丽的服装,她只能选配适合她的服装,使之得到平衡,这样才能体现真正的美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失调。所以这里告诉我们,美与丑是相对的,只要达到平衡,符合法度,恰到好处,就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