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网 佛教名词 知识园地|菩提/菩提心/一阐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有情

知识园地|菩提/菩提心/一阐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有情

菩提心

菩提

菩提:佛教词语)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菩提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槃的程度。涅槃对凡夫来讲是人死了,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无上菩提。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在《大智度论》之中,将菩提归纳为5个层次。

1. 发心菩提:是“十心”菩萨发十心求菩提智慧,这十心为: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菩萨若是发了十心,十心即成为证悟菩提果的因缘。

2. 伏心菩提:是以降服自身烦恼为要,修行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大乘法门。通过种种修行磨练,彻底清除贪嗔痴三毒,降服烦恼,生清净心,这是获得菩提果的基础。

3. 明心菩提:通过发心、伏心等修行,菩萨的修为得以登地,彻底降服烦恼,成为登地菩萨。登地菩萨已然明心见性,了悟诸法之实相,而获得“般若波罗蜜”相,亦即已然到达大智慧的彼岸。

4. 出到菩提:证悟到出到菩提的境界,是指住于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的菩萨。以上三阶位菩萨,连般若波罗蜜也不再执着,而能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之力。此菩提果,断除了“系缚”烦恼,出离三界,得一切智力。

5. 无上菩提: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即无上正等正觉,是圆满之佛果。佛果福德智慧俱为圆满,正遍知,尽一切智,是佛法修行中的最高果位。

以上5种菩提,是以修行层次的高低进行区分的。另外,在《法华经》之中,提及佛之法身、报身、应身这三身。从佛的三身而言,可将菩提分为法身菩提、报身菩提、应身菩提等3种菩提。

菩提心

菩提心即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叫做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

菩提心分 缘事菩提心缘理菩提心

缘事菩提心:以四弘誓愿为体,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之四弘誓愿,前一为利他之愿心,后三为自利之愿心。

缘理菩提心: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于此中道实相而成上求下化之愿行,是最上之菩提心。

发菩提心按次第分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寻求无上菩提的发心,它是凡夫相续中可以生起的相似菩提心,可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胜义菩提心:证悟自心远离戏论的法界义,也就是指无分别智慧,这在登入圣地菩萨的相续中才有。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梵语,意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的智慧觉悟。阿耨多罗是“无上”之意(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是“上而正”之意,三菩提是“普遍的智慧和觉悟”。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译为‘无上正真道意’。

一切有情

一切有情:佛教用语,梵语sarva-sattva 或sarva-bhu^ta。指具有生命之一切众生。又作一切含识、一切众生。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类、天道等。

阐提

一阐提:无善根、不信佛法的人。”阐提”,阐为信,提为不具,阐提意为“断善根”、“不具信”。

一阐提是出自《楞严经》:“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㤭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唯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huī]弥戾车。”

《涅槃经》说:‘一阐提’,意为没有信根,或者称为焚烧善根,就是完全没有善根的众生。隳就是毁坏;弥戾车中文意思乐垢秽,也叫恶知见。这些人完全不信佛法,具有边邪不正知见。阿难求释迦牟尼佛开示真际,求开奢摩他路,他的意思是,以从前不知此路,未成定力,所以被邪咒所摄伏,溺于淫舍;如果如来现在为我们开示奢摩他路,不仅可令我等得成定力,而能降魔制外,就是那些魔王、外道、阐提听到了,也将破恶生善,所以说让那些诸信不具的众生,也能够毁灭恶知见,而得正知正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佛教知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ojiaozs.com/5375.html

作者: 小编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