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网 佛教生活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了知因果,佛法旷海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了知因果,佛法旷海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坚持行善,人生没有不好的

(1)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人生没有不好的

一次去菜市场买菜,看到有个老奶奶蹲在菜场附近卖空心菜,说卖完菜要赶着回家看孙子,她吆喝了半天却无人问津。我一看她年纪那么大,而且眼睛还不太好,手机也不会用,就特地换钱把摊子上剩下的两捆菜全买了……

生活中每个人都各有不容易,日常的每个小善意其实都是在培植我们的善心,因为无论大善小善都去做,“众善奉行”才是真正的善。

很多人的善良往往是经历过人生的不幸,经历过人生的心酸,体会到为人的不易后,他对苦难才有更深的体悟,所以他不忍心去伤害任何人,不忍心看到别人和他一样经历苦难。每个善良的人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不要当他傻,那是他的选择。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人生没有不好的。

(2)你所传递出去的善意终究会回到你身边

记得曾经听过一个朋友讲过的一个她亲身经历的故事。

一天她约了朋友在一家餐厅吃饭,有个女孩匆忙跑进餐厅问店长是否可以在店里打视频电话,店长同意了。于是女孩擦了口红补了妆,打起精神对着手机说话:“妈妈,我找到工作了,环境特别好,别担心我还有钱,你和爸自己过好,我可以照顾好自己。”说完后放下手机黯然对店长说:“谢谢”。店长微笑着对她说:“我家正好缺服务员,你是否愿意试一试?”女孩开心地说她正好想找工作,太感谢您了。

看了这一幕,朋友被暖到了。走过去问老板:“这里是否可以接待公司团建?我们公司大概60多人。”老板开心地说当然可以。

或许我们都被恶意伤害过,也曾经怀疑善良的价值,但我依然相信当你把善意传递给别人的时候,这个善意会被送到其他角落,并且最终会回到我们本身。与人为善,于己立足,其实传递善意的背后更是成就自己。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为行善无求福自来,为人有德天长佑。

(3)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增一阿含一曰:‘时大迦叶问阿难曰: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诸法皆由此生。阿难报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诸法。迦叶问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时尊者阿难便说是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北本涅盘经十四曰:‘何等名为伽陀经?除修多罗及诸戒律,其余有说四句之偈,所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法华玄义四之一曰:‘戒经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即七支过罪,轻重非违,五部律明其相,如是等戒所防止。诸善者善三业若散若静,前后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称为善。自净其意者,即是破诸邪倒,了知世间出世间因果正助法门,能消除心垢,净诸瑕秽,岂过于慧,佛法旷海,此三摄尽。’

释氏要览上曰:‘阿难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世谓之七佛通戒偈。其义虽为通诫,然七佛各各有禁戒偈。此四句偈为第六佛迦叶如来之偈也。增一阿含经四十四曰:‘于此贤劫中有佛名为迦叶如来,寿二万岁,二十年中恒以一偈以为禁戒。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佛说︰诸恶莫作者,诸佛世尊教诫后人三乘道者,不以修恶而得至道,皆习于善自致道迹,是故说曰︰诸恶莫作也。诸善奉行者,彼修行人普修众善,唯自璎珞具足众德,见恶则避,恒修其善。所谓善者,止观妙药烧灭乱想,是故说曰︰诸善奉行。自净其意者,心为行本,招致罪根,百八重根难解之结缠裹其心,欲怒痴盛憍慢悭嫉种诸尘垢,有此病者,则心不净,行人执志自练心意,使不乱想,如是不息,便成道根,是故说曰︰自净其意也。是诸佛教者,如来演教禁戒不同,戒以检形,义以摄心,佛出世间甚不可遇,犹如优昙钵花亿千万劫时时乃有,是故如来遗戒教化,贤圣相承以至今日。禁戒不可不修,惠施不可不行,吾所成佛王三千者,皆由禁戒惠施所致也,是故说曰︰是诸佛教。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四句偈总括一切佛教,佛教之广海,摄尽于此一偈。大小乘八万之法藏,自此一偈流出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佛教知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ojiaozs.com/5563.html

作者: 小编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