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即菩提此句出自《六祖坛经》。在《六祖坛经》中,六祖惠能将这句话做了衍伸:「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所谓世间就是四大五阴,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如果离开了这个世间,要求觉悟,就了不可得。厌恶烦恼就是魔业,因为修行入道初门就是要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在烦恼所生的各种活动中去探究......六祖讲“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就是这个道理。离开了烦恼的触挠,许多应该历练的事则无法圆满,不能圆满,也无法得证究竟菩提果。
“烦恼即菩提”这句话在不少大乘经典中也经常见到,佛教把一切扰乱众生身心安宁,并使之发生迷惑、苦恼的精神作用都称为“烦恼”,因此,各种情绪和欲望,包括一切世俗思想的认识活动,都是“烦恼”。比如愤怒、嫉妒、自私、贪婪、执着、傲慢、愚昧、发脾气、虚荣、自卑、厌恶等等这些,只要是负面的情绪,不好的思想状态,都能扰乱我们内心的清净平和,都称为烦恼。
菩提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在佛教是指断绝烦恼,破迷开悟,如人大梦方醒,大彻大悟,恢复了自性的光明,达到了成就涅槃,所以佛教中常讲菩提之路,菩提大道,这也是佛弟子修行的目的。
为什么说“烦恼即菩提”呢?因为人人皆具佛性,我们的自性里本就具有智慧、菩提,因为妄想、执着、以及无始以来无明,让我们产生了诸多烦恼,障碍了菩提智慧的显现。只要我们一念觉悟,放下烦恼,菩提智慧那就显现出来。
幸福是要懂得知足!
塔尔宾·夏哈尔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我们是跟着感觉走的。“幸福感”才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人们总是把成功当幸福,实际上幸福是一种内心的体验,无关财富多少,地位高低。
在《圆桌派》里,有一次窦文涛请了很多富豪嘉宾,问他们什么时候缺钱,出乎意料,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房子、车子、孩子教育到处都缺钱。富豪也是缺钱的。他们虽然赚的钱多,但是欲望也在滋长。
没钱的时候,买几百的衣服,有钱的时候买几千的衣服,更有钱的时候,还有几万、几十万的衣服等着他。所以,所谓有钱并不是你到底能赚多少钱,而是你是否能节制自己的欲望,懂得知足。
不懂得知足的人,永远没有幸福可言,他们只能被欲望拿捏,一刻不得安宁。《道德经》里讲:“知足者富”。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
明朝胡九韶每天早上都要到门口焚香,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话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么谈得上是清福?”胡九韶说:“我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甚么?”
古人说: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侯怨不授公,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梁,布袍暖于狐貂,编民不让王公。
一个人若是不知足,有了金银怨恨没有珠宝,有了侯爵怨恨没有公爵,这样的人虽然富足,但是贪欲却让他们沦为乞丐。一个人懂得知足,吃菜粥也觉得比山珍海味香甜,穿棉袍也觉得比狐袄温暖,这样的人虽然是平民,但是比那些王公贵族富有多了。
人生,没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懂得知足的人才有幸福可言。
要善用快乐之水冲淡苦味
有个人感到非常苦恼,于是就背上行囊去找佛陀为他灭除苦难。
佛陀听完他的诉说后,说道:“真正能够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那人不解地问道:“可是,我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困惑啊!”佛陀慈悲地解释道:“是谁给你心里放进了苦恼和困惑呢?”这个人沉思良久,没有说话。佛陀继续开示:“是谁放进去的,就让谁拿出来吧。”看着佛陀慈祥的笑脸,这个人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其实,心中的苦恼不过是自己的一种执着,能够解脱自己的只能是自己。
有一天,城郊的寺庙里来了一位很富态的中年妇人。据她说,她最近老是失眠,无论面对多么鲜美的饭菜都没胃口,浑身乏力,懒得动,做什么事都没有激情,很想了却尘缘,遁入佛门……
方丈是个懂得医术之人,他听那位妇人描述完后,便说:“不忙,待老衲先给施主把把脉如何?”妇人点头应允。切完脉,观完舌苔,方丈微微一笑:“体有虚火,并无大碍。”顿了一下,方丈又接着说:“只是施主心中藏着太多烦恼而已。”中年妇女一被点醒,心里暗叹神奇,便把生活中遇到的许多烦恼事,逐一向方丈说明。
方丈很随意地跟她聊着:“你家相公与施主感情如何?”妇人脸上有了笑容,说:“感情很好,耳鬓厮磨十几年从未红过脸。”方丈又问:“施主膝下有无子女?”妇人眼里闪出光彩,说:“一个小女,很聪明,也很懂事。”方丈又问:“家里的布匹生意不好吗?”妇人赶忙摇头说:“很好,家里的生活算得上是镇上的富人家了……”
方丈铺开纸墨,边问边写,左边写着她的苦恼之事,右边写着她的快乐之事,然后把写满字的这张纸放到妇人面前,对妇人说:“这张纸就是治病的药方。你把苦恼之事看得太重了,忽视了身边的快乐。”说着,方丈让徒弟取来一盆水和一只苦胆,把胆汁滴入水盆中,浓绿色的胆汁在水中淡开,很快就不见了踪影。方丈说:“胆汁入水,味则变淡。人生何不如此?施主,不是您承受了太多的苦痛,而是您不善用快乐之水冲淡苦味啊。”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