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
佛教根本精神在于戒律的尊严,以及佛弟子对戒律的遵守。在三无漏学中,戒居首位,为佛法慧命延续之所依,解脱之根本,而五戒则是大小乘戒的根本。受持五戒近则为人天之因,远可成圣道之本。
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为佛门四众弟子(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须受持。“五戒”是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是一切佛教戒律的基础。所有在家的佛教徒都要受持五戒,所以五戒也被称为“在家戒”
不杀生戒:佛教的基本观念是众生平等性智。佛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可成佛道。佛教以慈悲心为主体,慈悲就是有恻隐众生之心,不忍伤害一切众生。释尊所说的众生,不单是指人,而是胎卵湿化,四生九有之属皆包括在内。因此杀生戒不单是不伤害人的性命,进而亦不得伤害旁生鸟雀虫蚁等的性命。
《十善业道经》云:不杀生有十种利益:1、于诸众生,普施无畏。2、常于众生,起大慈悲;3、永断一切嗔恚习气。4、身常无病。5、寿命长远。6、恒为非人所守护。7、常无恶梦,寝觉快乐。8、灭除怨结,众怨自解。9、无恶道怖,10、命终生天。
不偷盗戒:在佛法中,不论在家戒或出家戒,都制有盗戒,佛经说:“不与而取谓之盗。”众生由无始无明,有贪的的习惯,对于金银珠宝财物,都是极为重爱的。擅自把人家的财物占为己有,就是盗了。不与而取,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物,都叫做盗。佛教的不偷盗戒,就是让我们要去掉贪念,少欲知足,因为知足就会常乐,自然就不会犯偷盗的行为了。
偷盗有十罪:“一者物主常嗔,二者重疑,三者非行时不筹量,四者朋党恶人,远离贤善,五者破善相,六者得罪于官,七者财物没入,八者种贫穷业因缘,九者死入地狱,十者若出为人勤苦求财。
不偷盗也有十种利益:1、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2、多人爱念。3、人不欺负。4、十方赞美。5、不受损害。6、善名流布。7、处众无畏。8、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9、常怀施意。10、命终生天。
不邪淫戒:所谓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时、非处的交合。此外凡涉足以为邪淫因缘的如舞榭歌场、娼寮妓院亦禁止涉足。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者只是戒邪淫。《八师经》云:“淫为不净行,迷惑失正道,形消魂魄惊,伤命而蚤天,受罪顽痴荒,死复堕恶道,吾因畏是故,弃家乐山薮。”所以,佛教的戒律上,允许在家佛教徒夫妻之间正常的关系生活。只要人人守持不邪淫戒,那么世界社会自然和平安宁。
佛说如离邪淫亦有如下数种利益:1、诸根调顺。2、永离喧掉。3、世所称叹。4、安莫能侵。
不妄语戒:也就是守口业。与人相处,要以诚信为基础,说话必须心口一致。妄语不但欺人,而且自欺。《十地经》云:“实语之人,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也。妄语者,法不入心,故难解脱。”佛在世时候,罗睺罗幼时,常伺候佛,欢喜妄语,人家来问他,世尊在吗?他以实为虚,以虚为实,虚实颠倒,被诳的人多了,有人去告诉佛。后经佛训诫,终生不敢妄语。《楞严经》云:“譬如平民,妄号帝王,自取诛戮。”到头来只是伤身败德。害了自己,苦了他人,毫无利益。未见言见,见言不见,虚伪夸张,藉辞掩饰,皆为妄语。
佛说若离妄语有下列诸种利益:1、口常清净,优钵花香。2、为诸世间之所调伏。3、发言成证,人天敬爱。4、常以爱语安慰众生。5、得胜意乐,三业清净。6、言无误失。7、发言尊重,人天奉行。8、智慧殊胜,无能制服。
不饮酒戒:有人以为以净财沽酒而饮,无损于人,为何也列为戒条?殊不知酒能乱性,人间许多罪恶,莫不以酒为媒介。《四分律》载饮酒有十过三十六失,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无耻、不敬、坠车、落水等等。佛经说:喜饮酒醉犯三十六失者死堕沸屎泥犁之中。出生堕狌狌中。后还为人愚痴。生无所知。夫妇不相和顺。数共斗诤。更相驱遣。后堕鸠鸽中。
戒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佛弟子修行必须具足持守的,否则就不能达到解脱的目的。《法华经》云:“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我们受持五戒后,就应该好好受持,才能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五戒之中杀盗淫妄为根本,饮酒戒属于遮戒。《中阿含经》云:“犯戒有衰:一、求财不遂,二、设得衰耗,三、众不敬爱,四、恶名流布,五、死入地狱。”破戒的人现世名声不好,未来要招感无穷的地狱果报。《大智度论》云:“人虽贫贱,若能持戒,香闻十方,名声远布,天人敬爱。”一个持戒的人,即使没有地位财富,他的名声也能传播到遥远的地方,受到天人的尊重。由此可知持五戒得到种种功德。
五欲
五欲,又名五妙欲、五妙色,即财、色、名、食、睡;系指染著色、声、香、味、触五境所引起的五种情欲。别称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为五欲。此五欲能破种种佛事,如箭害身,故以五箭喻之。
1.财欲∶就是希望得到世间财宝。因为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著而不舍。
2.色欲∶就是世间的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即人以色悦情意,故贪求恋著,不能出离三界。多情的众生,沉沦在欲海里,犯下许多弥天大罪;追求不遂,毁容杀害;失恋被弃,跳水自杀;强奸调戏,告官判刑等等。
3.名欲∶就是世间的声名。人由声名而能显荣耀,故贪求恋著而不知止息。好名不是不好,但为了名位之争,不惜翻脸成仇、嗔恨、嫉妒、谄曲卑躬、染爱贪执等。
4.食欲∶就是世间珍馐美味。人必藉饮食以资活命,故贪求恋著而无厌。
5.睡欲∶就是懈怠昏沉。指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著睡眠而无厌。人们工作一天,晚上必须休息养神,但过分地贪睡,会整日昏昏沉沉。有些人为了睡眠,事业荒废、道业不修。佛陀曾呵斥阿那律∶「咄咄汝好睡,螺狮蚌壳内,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五蕴
五蕴又作五阴、五众、五聚。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
(一)色蕴,即一切色法之类聚。即物质的积聚。色所指的是一切物质,以及一切物质的活动现象。世间的物质,分为四种性质称为四大。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眼触等所生之诸想。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明
五明学分大、小五明,大五明是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小五明是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星系学。实际上,五明不是这么狭隘,而是将宇宙之万有归纳为五个方面,称之为五明、五暗,开敷出宇宙间一切美好的、利益众生的概之为明,迷在昏沉、不祥的概之为暗,这才是佛陀的五明真谛。
工巧明:是人的智慧能得圆融,能操纵世间有为法之逻辑结构,表相宣色,种种精道技巧工艺无不全备,包括工、农、商、书、算、计度、数、印、营造一切工艺之美学技巧,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五“工业明处”称:农,商,事王,书、标、计度、数、印,占相,咒术,营造(雕塑),生成(豢养六畜等),防那(纺织、编织、缝纫),和合(调解争讼),成熟(饮食业),音乐等十二种均属此。
医方明:医方明者是中、西、针、艾、内、外、儿、妇等科无所不通,必须超过世间名医,方能称之妙谙医方明者。若与世间医生平等医术,只能称之通达医方,不能戴上“妙谙”之帽。
因明:因,指推理的根据、理由、原因。明,指显明、知识、学问。佛教逻辑学的专名。因明学是具体的论辩学问,所以它自然含有理性逻辑内容。但是,由于因明的根源在于内明,内明有超理性的体认观念,所以因明又不全是理性逻辑的实际运用。在古印度,各种宗派便常用因明学互相辩论。玄奘法师在印度那烂陀寺求法时,曾运用因明多次破斥外来论师的言论,名震天竺。稍后戒日王宣扬此事,是中国人在印度取得的极大荣耀。玄奘回国之后,把因明介绍到中国,此学也为后世佛教徒所精研。
因明这一词语首先出现在无著所著的《瑜伽师地论》中。在无著之后,世亲又继续发展因明,并著有《论轨》和《论式》两书。因明发展至此,虽直承正理,但与佛家根本教义相融合,他们已经开始将因明与内明相辅发展。这是弥勒、无著及世亲共同努力的结果。
声明:包含一切语言文字、声韵学(比如音乐等等)等。
内明:即佛学,释迦的言教,指有关佛所说的因果之理的教学,又称内术、内明处。通常以之为‘佛学’、‘佛法’之同义语。也就是《大藏经》中的种种理论,包括菩萨藏和声闻藏两类教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