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简介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r0537490hty.html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东起湖州,临太湖平原,西延浙皖交界处,遥望黄山。长200公里,宽约60公里。主峰清凉峰位于临安市与安徽绩溪交界处,海拔1787米。临安市境内还有西天目山海拔1505米,东天目山海拔1479米,两峰各天成一池,宛如双目仰望苍穹,故得名天目山。天目山历史悠久,是集儒、道、佛诸教于一体的三教名山和历史文化名山。
天目山拥有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包括天目山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唯一天目铁木生长地在内,天目山拥有多项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
动植物奇观天目山,地质古老,山体形成于距今1.5亿年前的燕山期,是“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地貌独特,地形复杂,被称为“华东地区古冰川遗址之典型”;峭壁突兀,怪石林立,峡谷众多,自然景观优美,堪称“江南奇山”;特殊的地形和悠久的佛教文化促使该区域动植物的遗存和植被的完整保护,成为全世界的一大奇迹,是我国中亚热带林区高等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o0846lkjgp4.html
天目山东西两峰山顶各有一池,终年不枯。有树习惯生活于水边,花朵似杨花,当地人称“水性杨花”。沿途有“半月池”,池形如初七之月。天目山大树很多,以“大树华盖”名扬天下,以其特有的杉、松、枫、杏闻名。特有物种柳杉,遍野生长,四季常绿,树形高达,树干粗壮直通,气势雄伟。天目山分布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巨型柳杉群落。柳杉全部直径一米以上,树高达20多米。直径超过2米的树,也不过是天目山19棵大树中的老小。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保存着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其森林景观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古”:天目山保存有中生代孑遗植物野生银杏,被誉为“活化石”。该物种全球仅在天目山有天然的野生状态林。银杏自然景观有“五代同堂”、“子孙满堂”等;“大”: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需三人以上合抱的大树400余株,享有“大树王国”之美誉;“高”:天目山金钱松的高度居国内同类树之冠,最高者已达60余米,被称为“冲天树”;“稀”:天目山有许多特有树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有85种。其中天目铁木,全球仅天目山遗存5株,被称为“地球独生子”。香果树、领春木、连香树、银鹊树等均为珍稀濒危植物;“多”:自然保护区内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35种,有种子植物1718种,蕨类植物151种,苔藓类植物291种。茂密的植被进而庇护了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中华虎凤蝶等37种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保护区内计有兽类74种,鸟类148种,爬行类44种,两栖类20种,鱼类55种,昆虫已汇编名录者达2000余种。天目山是“物种基因宝库”。因此,被中宣部、科技部等单位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美”:林林总总的各色植物,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森林画幅,千树万枝,重峦迭峰,四季如画。
天目千重秀,灵山十里深。天目山自然景色优美,天目山又是佛教名山,主要胜景有禅源古寺、太子庵、开山老殿。天目山山高林密,气候凉爽,盛夏平均气温为二十五度,是杭州附近又一避暑胜地,更是道教圣地,有道家的第三十四洞天之誉。
天目山两峰
东天目山
东天目山地处浙江杭州市临安区境内,距临安市区25公里,杭州68公里,属省级自然保护区。峡谷、瀑布、森林、云海、奇峰是东天目山主要的自然景观。东天目山峡谷众多,其中东瀑大峡谷全长1.2公里,为天目山脉中的峡谷精华。峡谷内茂盛的植物遮天蔽日,原始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众多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东瀑大峡谷最引人入胜的是幽,绝壁夹峙,大树蔽道,峡谷中,树荫下,山溪奔流。东天目山的清泉赏心悦目,一个个水潭,一道道瀑布,潭与瀑相依,瀑与潭相连,组成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的画卷。瀑布为多级叠瀑,一级连着一级,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其中西瀑总高度达500余米。
东天目山的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这里为道家“三十四洞天”之一,叫“太微元盖”,是道家名山。汉代道教大宗张道陵曾修道于此,东晋《抱朴子》的作者、道教宗师葛洪曾在这里炼丹。东天目山也是佛教圣地,是韦驮菩萨的应迹道场。相传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曾在东天目山编纂《昭明文选》,圈点《金刚经》,因劳累过度导致双目失明,后用东天目山的泉水清洗重又复明,现景区还留有洗眼池、分经台等遗迹。为纪念昭明太子,当地百姓将当时山上的一座庙宇进行扩建后命名为昭明禅寺。
西天目山
西天目山是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位于杭州市临安区31公里处,是大自然赐予天然尤物。天目山古名浮玉。西天目山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森林景观独树一帜,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于世。其中乔木800多种。林木以古老、高大、稀有而闻名中国。有树龄1500年以上、五代同堂的公孙树──银杏;有清代即已发现而称为大树王的柳杉, 胸径2.33米, 材积42.98立方米;有树高达54米、胸径1米多的金钱松。中国特有的野生银杏树最早发现于此。此外,有黄杉、天目梭、天目朴、浙西铁木等41种稀有名贵树种。动物区系复杂,仅鸟类即达148种,蛇类有37种。其中红嘴相思鸟最著名。山区盛产茶叶、笋干、山核桃、药材、竹木等。
如果说黄山“奇松怪石传四海”、庐山“匡庐奇秀甲天下”,那么,西天目山则是“大树华盖闻九州”,因而享有“天然植物园”和“大树王国”之称。西天目山有4溪、5潭、6洞、7涧、8台、9池、12岩、27石、28峰,自古以来就是宗教名山和旅游胜地。
天目山佛教文化
天目山佛教自东晋传入,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佛教名山之一,有“天目灵山”之称。鼎盛时期全山有寺院庵堂50余座,僧侣千余人。建于1279年的狮子正宗禅寺和建于1425年的禅源寺,均为江南名刹。
东天目山也是佛教圣地,是韦驮菩萨的应迹道场。相传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曾在东天目山编纂《昭明文选》,圈点《金刚经》,因劳累过度导致双目失明,后用东天目山的泉水清洗重又复明,现景区还留有洗眼池、分经台等遗迹。为纪念昭明太子,当地百姓将当时山上的一座庙宇进行扩建后命名为昭明禅寺。
西天目山佛教兴起始自东晋升平年间(357~361),开山始祖为竺法旷。嗣后,慕名入山修禅问法的高僧不乏其人。唐大中初,洪言西土禅师继位,“始惟百僧,后盈千数。”元至元十六年(1279),高峰禅师入西天目山狮子岩,倚松结庐,后与其徒断崖了义、中峰明本相继建成规模宏伟的狮子正宗禅寺、大觉正等禅寺。清代的玉琳国师,身受顺治、康熙两朝之殊遇,于康熙四年(1665)创建禅源寺,大振高峰、中峰法席,西天目山赫然改观,香火极盛,寺内藏书甚多。1941年4月15日,禅源寺被日本侵略军飞机炸毁殆尽。今幸存的尚有禅源寺山门、天王殿、韦驮殿、狮子正宗禅寺(今称开山老殿)及太子庵等部分建筑。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z01385wzij4.html
昭明禅寺
昭明禅寺,即昭明寺,佛教寺院,在我国有:“浙江临安天目山昭明寺”和“福建福鼎昭明寺”两处,皆为南朝梁文学家、武帝长子昭明太子萧统敕建,本地闻名的佛教胜地。昭明寺内有千佛阁,屡经大火而不毁,皆因其山背有“灵穴”荫庇之故;有宋希都禅师叱虎之地黑驴庵;其左有平溪庵;庵之溪流之上有“献珠墩”;其下有“白龙池”,飞桥跨之,四面壁立。千佛阁右转有回光庵、洗眼池、庵后有“悟道松”一株,其盖如茵,可荫数乘。由回光庵左转有“分经台”,旧传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分《金刚经》为三十二节处;古有葛稚川曾修炼于此。洗眼池之上二顶,有石垒如“青莲华”;再上数里可见“大仙峰巨石”,壁立若板筑,高达数丈。传说山顶有“浮玉池”,顶峰海拔1479米。
开山老殿
开山老殿位于大树王景区,狮子岩东。正式寺名叫狮子正宗禅寺。始建于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5年)。元延右七年(公元1320年)赐额。西天目佛教开山于晋永和间(公元350年左右),但彼时入山僧侣大多垒石为室,结茅为庐,属于草创阶段。唐末虽在九思坞建宝智禅院,在南麓建明空禅院,唯规模仍很小。到狮子正宗禅寺建成,天目佛事大盛,名僧辈出,僧侣盈千。在国内,成为临济宗中兴之地;在国外,一批又一批高僧前来参拜学习。十三世纪初,就有高丽、蒙古、南韶、暹罗、天竺等僧侣到此,仍常有日本佛教团体来天目山寻祖、参拜。狮子正宗禅寺在元末明初,先后两次毁于兵火。清初禅源寺建成后,香火迁于山下,旧址则称开山老殿。
禅源寺
禅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西天目山南麓昭明、旭日两峰之下,掩映在青山绿林之中,是韦驮菩萨应迹道场,是浙江名刹之一。四周环山,景色极为幽雅。历代高僧辈出,传法系属临济宗,远播东瀛。抗日战争时期,为浙江省一中所在地,浙江大学内迁,曾暂驻于此。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五日,遭日机轰炸,大雄宝殿及东厢建筑化为灰烬,禅源寺由此趋于荒落。
天王殿
天王殿,是进山门第一殿,砖木结构,朱红油漆。殿前庭院中,有一古罗汉松,枝干盘曲,古朴苍劲,为玉琳国师手植。天王殿后,登石阶36级就是韦驮殿。砖木结构,浮雕门窗。院内有清代所植的金桂、银桂和枇杷等古树名木。
天目山旅游文化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s31156cj72c.html
天目山幽邃奇妍的景色,优越独特的自然环境,赋予天目山璀璨的历史文化。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唐代李白、白居易、宋代苏轼、元代的张羽,都留下了优美的诗章和传世之作。明代有100多位文人登天目山穷幽探奇,吟咏志游,留下诗文160多篇。而且在天目山拍摄的电影电视剧风光片纪录片已经有60余部。
大树王
天目山以“大树华盖”闻名于世,拥有世界罕见的大柳杉群落。至2002年为止,胸径2米以上的有19株;1米以上的664株。最大的胸径2.75米。天目柳杉树龄在五百年以上的有500余株,集中分布在五里亭至开山老殿一带。胸径2米以上的15株,1.8米以上的36株,1米以上的398株。1米以下的“青少年”柳杉数以万计。有一株柳杉早在宋代即称为“千秋树”,明代已是四五围大树,径2米以上,树龄长达2千余年;清代高宗纯皇帝乾隆南巡游览西天目山时,封此树为“大树王”。从此,传说这棵大树的皮可治百病,游人、香客竞相剥取,致使于20世纪30年代枯死。但是,大树王虽已死70余年仍傲立不倒,枯干上还寄生出一棵翠绿的新枝。在“大树王”右上方的141号柳杉,生长旺盛,雄姿勃勃,已被大家公认为天目山的新大树王。专家考察认为,天目山的柳杉群为世界罕见,可称中华一绝。
太子庵
相传为梁代昭明太子萧统读书的地方。分别建于东天目、西天目两山奇松怪石之间。在西天目山又称“太子庵”,它位于禅源寺西北边的昭明峰下,竹林遮径,山泉溅玉,林悬碧帐,禽转珠簧。庵占地5亩许,门楼书“抱翠流彩”。内有昭明遗迹:读书楼,又名“文选楼”,昭明太子在此撰成《昭明文选》,便得名“文选楼”始建于明代,砖木结构,浮雕木刻,古朴华丽,读书楼内有古井,名“太子井”,终年不涸。读书楼东侧,有“洗眼池”,传为昭明太子读书分经,双眼瘅,用池水洗眼,双目复明。钱文选游此赋《昭明峰》诗:“父知修道子修文,慧业词宗两不群。同泰昭明何处觅,一峰犹是倚松云。”在庵西侧新建休养所,风景秀丽,环境幽雅。
倒挂莲花峰
倒挂莲花峰又称莲花台,有青壁石峰如同刀斧劈开,上有一方台,台旁石笋耸立,高数丈,五石分峙,各自高撑,状如莲花。传说元代高峰和尚为降伏睡魔,坐禅峰上三昼夜,疲惫下坠,山峰倒转,托住和尚。此峰由此得名。方台上,古有“西方庵”,后建“穿云亭”。
周恩来演讲纪念亭
周恩来演讲纪念亭位于韦驮殿东“百子堂”旧址。1989年,临安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周恩来西天目之行50周年而建造。亭中立有“周恩来讲演旧址”碑,碑石是著名的艺术大师刘开渠题。1939年3月,周恩来曾在此地向浙西行署军政人员、政工队员、干训班学员和浙西临时中学师生作团结抗日讲演。纪念亭造型精巧,独具一格。周围松柏葱郁,花卉叶香。登亭四眺,天目山景,历历可指。
五世同堂
五世同堂景点位于大树王景区,在开山老殿下方悬崖上,是一棵世上最古老的银杏树,为世界“银杏之祖”。在其基部世世代代已萌发出22枝小植枝,可谓五世同堂。银杏是中生代孑遗植物,为我国特有,野生状态仅天目山保护区有分布。银杏不仅是良好的观赏树种,更是名贵的药用植物,而且全身都是宝,经济价值相当高。这棵“银杏之祖”树龄距今已有12000年以上。另外,在“世界银杏之祖”北面七八米处,两块大山岩裂缝间生长的香果树也是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是天目山的三大宝贝之一。
四面峰
四面峰在倒挂莲花峰东方百米处,北连玉龙岗,三面临深谷,峰上有松树、杉树等,叶色翠绿,树冠如盖。峰突出众壑之间,居高临下,峭壁万丈,形胜险绝。峰前远眺,脚下山峦起伏,林海苍茫,云蒸雾绕。明代慎蒙《游天目记》称四面峰曰“深、邃、幽、寂、奇、丽六者兼之,古称蓬菜仙岛,真为不忝,此天目第一奇绝处也。”峰顶有立玉亭,驻足亭内,全山景色一览无余,1934年,绘画大师徐悲鸿率中大艺术系学生来西天目旅行写生,住开山老殿,在此作画,留有油画作品《天目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