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世时,有位弟子名叫盘特尊者,带着他的弟弟投入佛陀座下,在僧团中修行。盘特尊者很有智慧、很聪明,但是他的弟弟周利盘特却是反应迟钝,总是心不在焉而无法集中精神,所以盘特尊者对弟弟感到很无奈,也教得很灰心。
有一天,尊者就对弟弟说:“周利盘特,你这么不专心、不用心,还是回去吧!”但是周利盘特很喜欢在僧团修行,一听到哥哥要他离开僧团,他着急得哭了。
佛陀见状,很慈悲地问伤心的周利盘特:“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周利盘特禀告佛陀:“哥哥说我很难教,要我离开僧团。”
佛陀就问他:“那么你的想法呢?要留下来,还是回去?”周利盘特说:“我很想跟随佛陀修行。”
佛陀就说:“只要你有决心,就能够留下来。来!你就在我的身边先做些打扫工作。”周利盘特很感恩佛陀慈悲收留,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地修学。
佛陀就拿了一支扫帚,说:“这是扫帚,你把这个名称背起来,每天扫地就先背这个名称。”周利盘特很用心地背,但总是记得前一个字,忘记下一个字;记得下一个字,反而忘了前一个字。
佛陀还是很慈悲、很有耐心地对他说:“没关系,你再用心花时间,专心记这两个字。”几天之后,他背下来了,觉得很欢喜,佛陀就说:“你再背诵‘扫尘除垢’。”他又开始背了。
又花了好几天,已经将“扫尘除垢”背得很熟了。佛陀说:“扫尘除垢,你知道意思吗?”他摇摇头,佛陀就说:“这次就由你自己去想了,‘扫尘除垢’是什么意思?要好好地想。”
周利盘特整天都在想:“扫尘除垢”到底是什么意思?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日,他忽然想通了:“扫”是要清净,“垢”就是污秽,周围的环境一有污秽,就需要用扫帚扫干净。
这时,他又深一层地想:到底佛陀教我“扫尘除垢”,还有什么意义呢?想了许久,突然想到:就如自己的身体若有了尘垢,就需要水和布来清洗;那么心有垢秽,要用什么来清除呢?
他再深入思考,想到用智慧来清除内心的烦恼,“智慧”就像扫帚,“尘垢”就是烦恼。
慢慢地周利盘特从外而内,由浅而深,一一透彻明了佛陀的教法,并且在僧团中步步精进,而身心清净、守戒奉法,终于修得非凡成就。
这个佛教故事反映出修行过程就映照了神秀的两句偈语,“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作为佛教徒修行就是要在生活中是否时时注意自己在扫除因贪嗔痴所造诸无明恶业,身口意三业是否相应佛陀的教戒,如佛宝《学佛》一书中,佛陀师父开示:“这些都要回光返照的,所谓一日三审,日中三审,早上审查,今天白天我应该怎么样成为一个纯善、慈悲的人,利益大众的人;到中午我就回忆,我早上到中午我有过这样的心和行吗?到晚上我再来回忆,中午到晚上我有过这样的心和行吗?我今天所做的事情是真正一个因地菩萨的行为、言语、心态吗?如果能这样的话,我告诉你们弟子们,你当下就是真正的因地菩萨了,是未来的菩萨了,虽然你不具备菩萨的道行,不具备菩萨的功德,但是你的境界已经是因地菩萨了,心境已经是了。每天这样。自然而然、自然而然的就纯化了,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圣人。”
如此按佛陀师父的《什么叫修行》修行法每日三审,如法修行,我想我们会证到六祖慧能的偈语境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