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菩萨欲成佛道应当修行的六种行持。分别为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尸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羼提波罗蜜)、精进波罗蜜(毗离耶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波罗蜜为梵语音译,意为渡彼岸。如《妙法莲华经》:“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
六波罗蜜高度概括了菩萨修行的各个方面,所以又称六度万行。菩萨修行六度不能离开慈悲心,所以佛当年先讲四无量心,而后宣讲六波罗蜜。
布施波罗蜜:有三种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法布施。布施能够增长善根功德,治疗贪疾。
财布施:对财物的贪著是世间最为普遍的烦恼,由于它会障碍我们得度,所以称作烦恼障。对治的办法就是财布施。
无畏布施:无畏布施就是慈对众生如同对己,能够对治对妄我的贪爱和执着,增长慈悲。
法布施:法布施的含义很广,一切能令众生或减除烦恼或断恶修善或开智慧的布施皆是法布施。向有善根的众生择机转说经文是法布施,闻已有疑问为其讲解是法布施,与同修分享读诵书写佛经所得智慧是法布施,以自己所得智慧帮助众生离苦乃至得安乐是法布施。法布施能增长智慧,以大悲心行法布施大能增功德。
持戒波罗蜜:持戒,是以十善业、八戒斋、五戒等律法为依据来护持自己的行为和念头。如:《方广大庄严经》:“尸波罗蜜是法门。超过一切恶道难处。教化众生守禁戒故。 ”持戒是对修行者最好的保护,不仅保护其身心免受恶业果报,也能护其功德福德,使不退转。布施获得的福德福报如果不持戒在五浊恶世会很快漏掉。所以欲求福报者当持戒以护其福报。如《大集法门经》:“复次三漏。是佛所说。谓欲漏有漏无明漏。”
忍辱波罗蜜:忍次第有三种境界,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另外还有十法忍法。音响忍是功夫忍,柔顺忍是性德忍,无生法忍是功德忍。十法忍是智慧忍。
音响忍:于法生相,于相有烦恼,忍烦恼不毁于戒,是为音响忍。又称第一忍。
柔顺忍:于法生相,虽于相生著而不生烦恼,其心安和,是为柔顺忍。又称第二忍。
无生法忍:了知一切法及所生如虚空,一相不生,是为无生法忍。又称第三法忍。
十法忍:《佛说如来兴显经》所讲十法忍:菩萨大士逮得法忍,有十事。以能具足于法忍者,则无阴盖,便致一切法忍之地,于诸佛法而无挂碍。何谓为十。一达音响,二柔顺行,三不起法忍,四曰喻幻,五曰野马,六曰若梦,七曰呼响,八曰若影,九曰如化,十曰如空。是为菩萨逮十法忍 。
精进波罗蜜:对于求自度的菩萨来说就是不懈怠,不放下行持。如《方广大庄严经》言:“毗离耶波罗蜜是法门,成就引发一切善法。教化众生除懒惰故。”对于志愿度一切众生的菩萨(即大行菩萨),精进则是光明普照十方,自度及度一切众生得无量寿。
禅定波罗蜜:禅即禅定,禅定即寂静。《十住经》:“修道心。不驰散。常向一切智。是禅波罗蜜。” 《方广大庄严经》:“禅波罗蜜是法门。出生一切禅定神通教化乱意众生故。”《佛说罗摩伽经》:“行禅波罗蜜。身心不乱。而遍诸方。满足清净禅波罗蜜。勇猛精进。不舍三昧。名禅波罗蜜。而得清净。究竟一切诸清净行。入胜三昧。神通游戏。度大智海。念念相续。皆悉次第。入清净定。是名禅波罗蜜。满足诸方便。身心常净。是名禅波罗蜜。一切禅定海。究竟诸三昧海。次第相续。未曾断绝。是名禅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般若即是离妄。何以能离,不住妄心故。菩萨以慈悲不舍众生故,离于身心,不舍身心,善调身心,具足一切善根;不住三昧而能示现诸三昧,不住禅定而能示现诸禅定;由此能入一切众生诸根性欲,为众诊病,随病授药,而无有疲厌。 菩萨不离于善根、慈悲而行般若。若离于善根、慈悲而行般若,即非般若波罗蜜,不能至彼岸故。菩萨不离菩提心而行般若。若离菩提心而行般若,即非佛法,为魔行故。
六时
即晨朝、日中、日没(以上三时为昼)、初夜、中夜、后夜(以上三时为夜),此六时分别又作平旦、日正中、日入、人定、夜半、鸡鸣。按内地24小时制,大概时间:初夜 18:00-22:00;中夜 22:00-02:00;后夜 02:00-06:00;晨朝 06:00-10:00;日中 10:00-14:00;日没:14:00-18:00。
依《西域记》卷二所述,在印度,时间的最小单位称为刹那,一百二十刹那为一呾刹那,六十呾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为一时,六时合为一昼夜。佛教即以此种时间区分来行事,故经论之中多有六时之说。
六道四生
六道四生:六道中有胎、卵、湿、化的四类众生。
六道,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等六种世界。又依六道众生出生之形态,可分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四类,并称六道四生。其中,人趣与畜生趣各具四生,鬼趣通胎、化二生,一切地狱、诸天及中有,唯为化生。
西方三圣
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中间是阿弥陀佛,右边观世音菩萨,左边为大势至菩萨组成。西方三圣乃是净土宗专修对象。阿弥陀佛是表无量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功德。观音菩萨是表大慈悲,宇宙的大慈悲。大势至菩萨是代表喜舍 。据《阿弥陀经》记载,阿弥陀佛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如果众生临命终时念诵他的名号,他将手捧莲台,率领二十五位大菩萨前往接引,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是二十五大菩萨的上首菩萨,是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重要助手。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也,梵语“阿弥陀”,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渡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而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则完全以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作为专修的法门。
因为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所以号阿弥陀,按《无量寿经》之记载:在过去久远劫以前世自在王佛时代的世界中,有一个国王听闻了世自在王佛的说法后,内心充满愉悦喜乐,发起趋向无上菩提正觉的真实向道之心。放弃国土捐舍王位,出家作沙门,名为“法藏”。恭敬前往世自在王佛处所,请求佛陀开示说法,当时世自在王佛,为法藏比丘广泛地说出二百一十亿诸佛世界,及其世界中天、人之善恶行为,国土之粗劣恶浊或善妙殊胜,并应法藏比丘之愿,将所有国土的情况全部显现给他看。当时法藏比丘,听闻佛所说的庄严清净国土,并且承佛的大威神力而都亲眼目睹之后,起发了无上殊胜的愿力。此时法藏比丘心地清净寂然安定,心意无所执著。以长达五劫的时间,思惟修习选择摄取了庄严佛国利益众生的清净行愿,如是思惟修习之后,亲往世自在王佛处所,禀白佛陀:‘唯愿世尊不舍慈悲倾听思察,如是我所发的誓愿,今天应当完全地表露说明发下了四十八大愿。法藏比丘建立此四十八大愿之后,专一志向投注心意于庄严胜妙国土。其精进修行所感召的佛国世界,开阔广大无有障碍,超然殊胜独特美妙,其所建立的国土久远恒长,无有衰恼无有变异。法藏比丘今已成佛,在西方,距离此娑婆世界十万亿国土的地方,这个佛国世界的名字称为“安乐”,自从法藏比丘成佛以来,已经过了十劫的时间。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佛教菩萨名,亦译作“光世音”,新译“观自在”“观世自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观世音菩萨为大慈大悲的菩萨,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故名。观世音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其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九,成道日是农历六月十九,涅槃日是农历九月十九,说法道场是普陀山。
《大悲经》言:佛在补陀落伽山,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宫殿,众宝庄严的道场之中。此时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自己说明自己于过去无量亿劫前,在千光王静住如来处所,承受学习“大悲心大陀罗尼”,即刻从初地菩萨顿时超越到第八地菩萨,应时具足千手千眼。由于受持此大悲神咒的缘故,生生世世所在之处,皆得恒常在诸佛面前莲华化生。因此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发誓愿说:‘假使有众生,能受持读诵大悲神咒者,若不能往生诸佛清净国土者,我即发誓不成无上正等正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说完之后,释迦牟尼佛告诉大众:‘此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早已究竟成佛,名号为“正法明如来”。由于他的大悲愿力,为了发起一切菩萨的菩提心,为了安乐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故,仍然示现为菩萨。你们大家应当常常供养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专心称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可以得无量的福德,可灭无量的罪业,临命终后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根据这段经文,应当可以知道恭敬供养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以及专称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名号,以此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者,与那些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人,同样都能够往生净土,此二者福慧果报大略是相同的,福德善根也相等,请诸位修行者深思之。
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摩诃萨是西方极乐世界无上尊佛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又尊称大精进菩萨,与无上尊佛阿弥陀佛,以及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大势至菩萨,根据《观无量寿经》云:白叙:大势至菩萨以独特的智能之光遍照世间众生,使众生能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大势至菩萨能够使信徒智慧之光,使信徒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事业有成,佛光永照,化煞化凶,吉祥如意,使信徒能够随佛光道路前进,发挥自我的一切智慧,达到理想的境界。
大。梵语称“摩诃那钵”,现今在极乐世界,是第二顺位递补佛位的菩萨。根据《悲华经》的记载,过去阿弥陀佛仍为转轮王时,大势至菩萨为第二王子,名字为“尼摩”。当时宝藏如来帮转轮王(阿弥陀佛)及第一太子(观世音菩萨)授记以后,第二王子也禀白佛陀说:‘世尊,如我种种所有身口意业清净无染的福德善根,全部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个时候宝藏如来告诉第二王子:‘你今日所愿摄取的清净庄严国土世界,必定如你所愿。你将于如是最殊胜的清净世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名号为“善住珍宝山王如来”。由于你发愿摄取广大殊胜清净庄严的世界故,因此命名你为“得大势”。’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