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网 名山古刹 蜀中三大宗教名山之一 青城山 道家发祥地

蜀中三大宗教名山之一 青城山 道家发祥地

青城山简介

青城山古称丈人山,为邛崃山脉的分支。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全山有36座山峰,诸峰环绕状如城廓。

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是全真龙门派圣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成都十景之一。青城山与重庆缙云山、峨眉山并称为“蜀中三大宗教名山”。

青城山群峰环绕,状若城廓;林深树密,四季常绿;丹梯千级,曲径通幽。公元143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为道教“第五洞天”,完好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珍藏大量文物和名家手迹。

青城山因其的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道教建筑而成为天下名山,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和隐居修练之处,文人墨客们留下了的珍贵“墨宝”,为这座名山增添了丰富的人文景观。特别是为数众多的楹联,不但赞美了青城山的美丽,还颂扬了道教思想、道教经典,表达出对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由衷的敬意,以及对国家兴衰、民生荣辱的关注。

青城山道家文化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发祥地,属于道教名山。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10余座。

青城山历史悠久,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后世又称青城山为丈人山,并建观(丈人观)纪念。古时青城山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陕西景福山合称五大仙山,分别供奉五岳丈人宁封真君、真武荡魔大帝、昊天玉皇上帝、降魔护道天尊和广援普度天尊。

可以说,青城山是一座纵横千百年的活的道教“博物馆”。青城山后山景区更有神秘的洞、大蜀王遗迹、遍布山中的飞瀑渊潭、曲桥栈道、颇具原始野趣。青城山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故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建福宫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公元1888年)重建。现有大殿三重,分别奉祀道教名人和诸神,殿内柱上的394字的对联,被赞为“青城一绝”。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阁,建于清光绪(公元1875~1909年)年间。这里风景优美,游人到此仿佛置身画中,故将其称为“天然图画”。

这些建筑充分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的思想,一般采用按中轴线对称展开的传统手法,并依据地形地貌,巧妙地构建各种建筑。建筑装饰上也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长寿和升仙的思想。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道教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建福宫

建福宫在青城山麓丈人峰下,传为五岳丈人宁封子修道处。原名丈人祠,唐开元十八年(730年)始建,祀奉宁封子。宋淳熙二年(1175年)赐名会庆建福宫,简称现名,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1951年后屡有培修,焕然一新。后殿悬挂一幅长联,共394字,为全国第三长联。右则有明庆符王妃梳妆台遗迹。旁有鬼城山,传为岷山真人鬼谷子(即蜀中八仙之首容成公,传为黄帝师)隐居处。

上清宫

青城山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顶约500米的半坡上。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朝同治年间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宫门“上清宫”三字由蒋介石题寅。宫内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和《道德经》五千言木刻,还有麻姑池、鸳鸯井等传说遗迹……上清宫后为老霄顶、建有呼应亭、是赏观日出、神灯和云海奇观的绝佳地点。

天师洞

天师洞是四川省著名宫观,又是全国道教重点宫观和青城山道教协会所在地,也称古常道观。天师洞位于青城山半腰。初名延庆观,隋大业年间(605—618年)始建,唐改称常道观。观后天师洞传为张道陵修炼处。唐孙思邈、杜光庭相继来此修道。现存建筑是清康熙年间由住持陈清觉主持重建的,主要建筑有山门、青龙殿、白虎殿、三清大殿、古黄帝祠、三皇殿、天师洞府等,是青城山最大宫观。三清殿为主殿,一楼一底,楼上为无极殿,楼下殿内有须弥座彩塑三清造像,殿正中悬挂康熙皇帝手书“丹台碧洞”匾额。三皇殿内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刻造像各一尊,通高90厘米,唐朝开元十一年(723年)刻。神座前立有“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揽书”碑,碑本四面刻文,正面刻“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玄宗手诏”,碑阴刻益州长史张敬忠的上表,该碑记载了唐代佛、道之争:开元初飞赴寺僧夺常道观为寺,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玄宗下诏观还道家一事。内有一棵千年银杏,传为东汉张道陵植。天师洞同有石刻张天师像及清代续塑的30代天师张继先像,观周围还有降魔石、掷笔槽等遗迹。

圆明宫

圆明宫,坐落在青城丈人山北木鱼山的缓坡谷地。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因供奉圆明道母天尊而得名。宫内有四重殿堂:前为灵祖殿,供奉灵官神像;二殿为老君殿,供奉太上老君;三殿为斗姆殿,斗姆即圆明道母天尊,为北斗众星之母;后殿为三官殿,供奉天、地、水三官大帝,及全真道的吕祖、邱祖和重阳祖师。殿堂之间,各有庭院,宫内宫外,瑞草奇花,楠木成林,松竹繁茂,有即景联云:“栽竹栽松,竹隐凤凰松隐鹤;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龙。”环境十分出静宜人。圆明宫殿内设有道家辟谷养生研修院

航拍下的四川青城山 真的很美

https://v.qq.com/x/page/a03307rtc1p.html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a03307rtc1p.html

青城山旅游文化

前山景区

前山以常观、上清宫为核心,宫观相望。建福宫、祖师殿、朝阳洞等人文景观与金鞭岩、石笋峰、丈人山等自然风光彼此增色。主要景点为老君阁、月城湖、天师洞、上清宫、五洞天、仙履清凉、碧翠青城、天然图画、祖师殿、朝阳洞、圆明宫、建福宫。

后山景区

青城后山距成都60公里,距都江堰市区20多公里,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相邻,是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一山幽意论平分”之说。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泰安古镇、水晶溶洞、三潭雾泉(金娃娃沱)、龙隐峡栈道、双泉水帘、百丈长桥、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

天然图画坊

青城山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阁,建于清光绪(1875~1909年)年间。这里风景优美,游人到此仿佛置身画中,故将其称为“天然图画”。天然图画位于建福宫与天师洞之间,海拔893米,两峰夹峙。游人至此,可见亭阁矗立于苍崖立壁、绿荫浓翠之间,如置身画中。亭阁后是常有丹鹤成群,唳于山间的驻鹤庄;右有横石卧于两山之间的悬崖上,被称为“天仙桥”,传为仙人聚会游戏处。

朝阳洞

朝阳洞位于主峰老霄顶岩脚,洞口正对东方,深广数丈,可容百人,传为宁封丈人栖息处。清人黄云鸽曾在此结茅而居,并撰联曰:“天遥红日近,地厌绎宫宽”。近代画家徐悲鸿也曾在此撰联:“空洞亲迎光照耀,苍崖时有凤来仪”。

祖师殿

祖师殿位于天师洞右后侧山腰间,出天师洞过访宁桥即到。祖师殿又名真武官,创建于唐代。唐代诗人杜光庭、薛昌,宋代张愈均在此隐居。唐睿宗的女儿玉真公主也曾在此修道,以求成仙。该殿环境幽静,殿内在真武祖师、吕洞宾、铁拐李等神仙塑像及八仙图壁画、诗文刻石等

圣母洞

青城山圣母洞是一个天然沙页岩溶洞,位于卦口山山腰,深藏在古木参天的密林中。圣母洞主洞长300余米,支岔洞总长1000余米,曲折迂回,缓慢向上延伸。洞内冬暖夏凉,钟乳石山遍布,奇岩怪石丛生,清泉潺潺,碧潭粼粼。

赵公山

赵公山为青城山主峰,海拔2434米,人们青城山景区,其最高处是老君阁,也才1600多米,赵公山不仅仅在于景色优美,风光旖旎,宁静静寂,水的清澈温柔,更有一个永恒的名字,有一个黄皮肤敬奉的财神赵公明财神爷祖庙。到了青城山不到赵公山,等于没青城山。

飞泉沟

飞泉沟古名冷凝沟,由泰安寺过黄鹤桥即至。水源出蓥华山南天门,纳白云洞古磨沟、观音岩沟、响水沟,流入味江,全长10公里。其中又数“幽谷飞泉”、“百丈长桥”、“双泉水帘”最为壮观。

五龙沟

五龙沟古称蛮河沟,长约8千米,因传说古时有五条神龙隐藏于沟中而得名。其中的景色有金娃娃沱,景色绝佳的龙隐峡栈道,石笋岩,回音壁等。

诗词碑歇

青城山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赞誉。唐杜甫有诗写道:“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池。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又“丈人祠西佳气浓,绿云拟住最高峰。”这些著名诗句抒发了对青城山的爱慕的感情。唐代诗人岑参、钱起、贾岛,宋代诗人陆游、范成大等,对青城山都有题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佛教知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ojiaozs.com/6337.html

作者: 小编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