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ś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观音菩萨(或称观音大士),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这句古今流传的俗语,就充分说明了中国民众崇敬供奉观世音菩萨的盛况,以及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民间的深远影响。印度的菩萨和中国民众结缘最深的,莫过于观音,中国民众对她的崇信远在其他佛教神祇之上。直到今天,观音菩萨依然深受广大民众的虔信和膜拜,继续展示其神奇的魅力。
佛菩萨有三身、四智,三身是法身、化身、报身。因为法身无形无相,所以需要以化身和报身来教化众生,化身是指佛菩萨为教化救济众生而变化示现各种形相之身,是佛或菩萨因缘出现在世间的各种形体。
第十三化身 一叶观音:乘一片莲华,漂荡水面。
一叶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之一。因观音乘一片莲叶漂浮水上,故一叶观音又称莲叶观音。一叶观音也是“救水难之身”,法华经卷七普门品:“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一叶观音的形象为:坐于一片莲花叶上,左膝屈立,左手置放于左膝上,右手垂下,眺望水上,作思维状。佛经有云:“大士乘莲瓣,浮坐于水面上,随波飘荡,悠然自在。”
佛经称“莲瓣为叶,千叶莲即千瓣莲,一叶莲即一瓣莲,故一叶观音又名“一瓣莲观音”。一叶观音现宰官身,无论手执莲叶或乘一瓣莲花,所呈现的,皆是禅宗解悟:“幻人呈幻事,依幻非真相,真灭幻亦灭,了无相可得。”
观世音菩萨慈悲救度遭遇大水的众生,这里的大水也可以比喻为人生的生死苦海,人在此海中浮沉,受了种种爱欲的迷惑,以致沉沦堕落。人们若能以理智克服贪欲心,心生慈悲喜舍,必能从惊涛骇浪中漂至浅滩。
传说故事
传说一
相传有个叫贾一峰的商人得到菩萨的点化后,便到各地朝礼名山,他因感念菩萨的点化之恩,每到一处便会雕刻一尊他曾经看见过的观音法像。他雕刻最多的便是一叶观音。表示观音菩萨为普济众生,不辞劳苦。
传说二
相传鄱阳湖一带常遭水患,淹没农田,冲毁房屋。一年盛夏之时,连降了一月的暴雨,湖水暴涨,巨浪滔天,眼看就要冲毁湖堤,洪水直下,一泻千里,后果不堪设想,万千百姓的性命系于一发之间。观音大士救苦救难,乘一片莲叶浮于水上,风浪遂止,洪水渐退。百姓目睹观音真身,纷纷倒地跪拜,感恩菩萨消退水灾,救助苍生。洪水退后,当地百姓纷纷捐款、出力,在湖中心建了一座观音岛,供奉观音乘坐莲叶消除水患时的真身法相,后人称其为一叶观音,以保此处永无水灾。
传说三
相传日僧道元自中国归返日本途中,遇暴风于南溟山,时道元于船上默祷,忽见大悲尊乘一莲叶浮于海上,风浪遂止。及登岸, 刻造所睹观音像,安奉于南溟观音寺。以此故有‘南溟观音’之号。
故事四
相传明朝苏州皋桥有位叫做张叟的老人,他平素便吃斋念佛,非常虔诚。有一次他带着孙子去往普陀山瞻礼观世音菩萨,但孙子张以行却在准备上船之际,发现每个人皆皆绳索缚其手足,于是偷偷告诉爷爷。
张叟闻言大惊,于是重新上岸换第二只船,但孙子发现第二只船上的人与第一只船上人一样,于是再次下船,准备登上第三只船,便问孙子此船是否有异样,张以行回答一切正常,可张叟听后仍是犹豫不决。
就在此时,有人立于船头对他们大呼:“不要座其余的船,速速上我这只。”张叟还在犹豫之时,感觉背后有人将他推上船,他刚刚抱着孙子坐下,却不见了刚刚叫他和推他上船的人。
待到黄昏之时,只见早上前两只船被大浪打翻,全船男女皆葬身在海中,但张叟坐的船却一点事情没有。三天之后,当地县令出巡江口,检验溺水死亡者的身体,发现每人腰际各有小刀一支,验过发现原来是强盗之流。
这个故也在警惕世人:菩萨虽然慈悲,可护法无情,执法严峻,丝毫不爽。